.
【7月號 關於生活專欄】
.
幸福和快樂其實是兩回事
你可以有幸福的條件
同時有不快樂的理由和權利
別因為自己的情緒罪疚
只因你我亦只是個凡人
.
從小開始,筆者一直很會吸引各路失意人士盡訴衷情賜:家庭問題、戀愛問題、自我懷疑、學業事業上的迷思⋯⋯這些年來我從未間斷,不停地接收著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眼淚和秘密,恍如一個沒有收費的心理醫生。每一個訴密者到了最後都會有一個請求:「拜託你千萬別跟其他任何人說!我真的和其他人都開不了口。」
.
我有研究過為什麼自己會那麼「吸引」,是不是我真的那麼能幹能夠幫他們解決問題。也嘗試問過那些人為什麼不願意向其他人開口求助。到最後發現其實我根本對大部分問題的解決都沒有甚麼貢獻。對那些正在經歷情緒苦痛的人,我能給予的除了安全感,最大的用處就是那顆不批判的心。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如果你跟別人訴苦,或者是別人跟你訴苦,在聆聽之後很多時候都會演變成一種「你有沒有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的批判?比如說一個外表光鮮亮麗家庭幸福的女人跑來抱怨說自己沒有私人時間,別人總會拿出別的家庭比較:「你有外傭幫忙已經很好了吧?你知不知道那個誰誰誰在家裏沒人幫忙自己一腳踢顧兩個小孩?」;又比如說一個上班族就自己的工作環境大吐苦水,又會有人跟他說:「你份工已經很好了,知不知道那誰誰誰的人工比你低,工時又比你長?還有很多人失業呢!」;如果有人跟另一半發生問題,又總會有人跳出來:「他已經很不錯了吧!你知道誰誰誰的另一半怎樣待她嗎?」
.
「我知道你不開心,但你已經比很多人幸福了。你知道嗎?」正正是這一句潛台詞,一次又一次的打倒難過的人,強迫他們把一口口的苦水往下咽。甚至於,他們會質疑自己是不是沒有擁有負面情緒的資格。其實不管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人,或是最富有的富翁都會有自己的煩惱和不快樂的權利。因為說到底,我們都只是血肉之軀。的確,很多時候面對失意的人我們都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安慰,但請記得,那些和「誰誰誰」的比較法根本不會令對方的情緒或任何事情變好,很可能只會白白往對方身上潑了一盆盤冷水。面對別人的負面情緒,想不到該如何做的時候,不如就靜靜的聽吧。
.
——〈不快樂的權利〉
Anjaylia
.
七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Anjaylia #陳嘉寶 #專欄 #關於生活 #藝文青7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